——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纪实
“搬进新家,再也不用为房子发愁了。”今年7月,四川省雷波县磨石村的109户村民,从散落在大山深处的破旧危房,搬进了通水、通电、通Wi-Fi的新建安置房,73岁老人苏明珍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高兴地说,共产党帮我们老百姓建房,我们永远记得这份恩情。
村民喜迁新居的背后,是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的持续发力。贯彻落实中央扶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大力帮扶四川省马边县、雷波县,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倾全力抓落实,深入贯彻中央精准扶贫要求
走进雷波县磨石村村民芦阿哥的新宅,两张中央纪委有关领导和村民的大幅合影首先映入了记者眼帘。“照片是我特意跟村里要的。我们要记住这些人,感谢这些人,是他们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芦阿哥的老伴满脸喜悦地说。
雷波县和马边县均处在大小凉山彝区,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两县集老、少、边、穷于一体,区域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交织,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扶贫难度越大,越需要坚强的领导作保障。中央纪委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把定点扶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落实。王岐山同志心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多次就机关定点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刚刚结束,王岐山同志立即指示“真正贯彻党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抓紧研究加强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2016年7月,王岐山同志主持召开中央纪委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审议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决定每半年听取一次推进情况汇报,督导定点扶贫任务落实,强调“依靠当地党组织,发挥群众积极性,从村内道路、通信、电视等基础性建设入手,深入细致、持之以恒,逐步推动贫困地区面貌改变”。
中央纪委副书记赵洪祝5次对委部机关定点扶贫工作作出专门批示,强调扶贫必须有实招、用实劲,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吴玉良,中央纪委秘书长杨晓超先后多次组织研究定点扶贫工作,杨晓超同志率领工作组深入定点扶贫县,督导扶贫攻坚任务落实。
为加强对定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中央精准扶贫要求的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成立了由中央纪委秘书长总牵头,中央纪委组织部部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和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协助,机关扶贫办承担日常工作,机关各厅、部、室、局和直属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增强定点扶贫工作实效性上狠下功夫。
“党风政风监督室、信访室等部门加强对当地有关方面的指导,促进对扶贫领域腐败行为的查处;机关事务管理局优先保障马边、雷波两县办案设备需求;机关党委发动机关党群组织,对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杂志社、报社、出版社等直属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在助残、助病、助学、助老等方面发挥作用……”机关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机关各单位落实中央纪委领导要求,不断明确责任,怀着饱满的热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合力推动定点扶贫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成效正在日益显现。
想实招用实劲,走到群众身边真扶贫扶真贫
“如果不是中央纪委派来的扶贫干部帮忙,我现在不知道过着啥样的日子!”说这话的,是马边县柏香村村民李丹。原本就家境窘迫的她,因为一场交通事故花光了全部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想养鸡赚钱,又因缺乏技术造成鸡只大量死亡。走投无路之际,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挂职干部、柏香村的第一书记帅志聪找到了她,帮她联系专业人员解决技术难题,还为她联系公司拓展销路。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李丹已成为村里的养鸡示范户,她家的土鸡最贵能卖到20多元一斤。
这样的故事,在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的定点扶贫县还有很多。为把定点扶贫工作做实做细,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充分发挥干部资源优势,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扶贫点挂职锻炼,“零距离”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记者在柏香村采访时,见到了第一书记帅志聪——黑瘦的脸庞,憨厚的笑容,裤脚上和胶鞋上沾满了泥土,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位28岁的机关干部。近两年的挂职时间里,他几乎天天走村入户,和老百姓打成了一片。村里的狗如今见了他不仅不叫,还会摇尾巴。正是这样的一批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挂职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帮助因地制宜理思路、制规划、添举措,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制约扶贫工作的一大瓶颈。为此,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积极筹措,协调吸收资金,通过挂职干部,大力改善重点帮扶村的基础建设。“原来有的村民小组没有通路,到山顶的农户家需要两个多小时,很多时候需要手脚并用才爬得上去。”机关挂职干部、雷波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明感慨地说,现在路都通了,看着村民们骑着摩托车在平坦的路上穿行,心里和他们一样高兴。
一面坚持“输血”,一面也要重视“造血”。针对民族地区脱贫后返贫率高的现实情况,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和挂职干部积极开展产业帮扶,推动可持续脱贫。近年来,委部机关积极组织在两县推广优质茶叶、核桃、脐橙等特色产业和芭蕉芋猪、土鸡等养殖产业,推动成立订单式养猪和养羊、养蜂合作社,让困难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在雷波县磨石村,15亩紫山药正在田里茁壮成长。机关挂职干部、磨石村第一书记王寿梗站在田边兴奋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下一步还会引进更多像紫山药一样收益高、见效快的品种,让老乡们尽快富起来,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全面小康。”
扶根本谋长远,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扶贫开发,要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扶贫干部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的根本举措和扶贫的最大政绩,着力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激活每一个党员“细胞”,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柏香村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选育计划”,参照干部选任程序公开民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3名后备干部顺利通过2016年换届进入村“两委”班子,保证有人有能力抓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磨石村通过完善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党员觉悟,调动党员的积极,发挥他们的带头模范作用,带领大家尽快脱贫致富。
脱贫靠勤劳,扶贫须扶志。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挂职干部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增强本领、鼓足干劲。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先后协调浙江绍兴县,江苏昆山市、张家港市,广东顺德区提供帮扶资金,为马边等地修建学校,培训干部;从张家港市选派28名优秀青年干部到马边传经送宝。挂职干部们也积极行动,通过开展农民夜校、各类培训和村民运动会、篝火晚会等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
“作为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的定点扶贫工作点,立足职能定位,在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方面打造示范样板,本身就是题中应有之意。”机关挂职干部,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马边县委副书记雷勤告诉记者,中央纪委党风室、信访室等单位组织指导当地严查在扶贫攻坚中庸懒散浮拖、工作不实,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行为;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培训中心优先帮助马边、雷波两县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轮训,提升当地干部履职尽责能力。
“落实中央纪委要求,我们县纪委于2016年成立了扶贫资金监管中心,对全县扶贫项目和资金进行台账式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切实用在困难群众身上。”雷波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吉里列布说。
随着各级党组织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两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正在凸显——2016年马边县脱贫16村1222户4893人,雷波县脱贫31村1459户6022人;选派第一书记的柏香村、磨石村2016年分别脱贫55户210人和62户276人,达到脱贫标准。
成效显著,但依旧任重道远。困难越大,越要强调真抓实干。正如杨晓超同志在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上所说,“我们将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支持帮助两县人民,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戮力同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所有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记者 赵振宇)